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研 > 正文

化学教学如何发挥“双主”作用

核心提示: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要引领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对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相得益彰。

化学教学如何发挥“双主”作用
四川省广安二中景山学校 鲜雪琴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谁也离不开谁,只不过二者的作用不尽相同。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要引领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对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呢?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这就给教师有了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激发和引导学生。“以生为本”课堂教育不是要求教师要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也不是在于教学生的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方法和能力。“以生为本”课堂教育的理念,就是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从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二、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唤醒主体
新课导入虽然仅占用几分钟或简短的几句话, 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巧妙的新课导入, 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常用的方法有这样一些。一是实验导入。用实验导入新课, 形象直观。讲“分子” 一节内容时, 我在上课前用滴管在教室内滴几滴酒精, 通过学生嗅到的酒精气味, 形象生动地导入新课——分子, 为学生对分子基本性质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二是悬念导入。用悬念导入新课,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碳的稳定性时, 我在上课前叫学生去比较教室内“学习园地”中用碳素墨水书写的字和其它墨水书写的字成色上有什么不同? 由此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课的学习。三是故事导入,通过讲一个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引入新课。还有许多引入新课的方法,只要灵活运用,巧妙得体,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案和导学案,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以及课堂主问题和每个小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等。预设得好,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质量高,收获大。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切实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明原因,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化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扎实践行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好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取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学习兴趣都增强了。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 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时, 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攻克“教与学 ”的重、难点。只有师生合作交流,才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信心。如教学《金刚石,石墨,C60》采用探究式教学实验,这个实验既是个难点也是重点,实验成功与否决定了碳单质的还原性能否从直观形象的角度引出碳的还原性。课堂上,先提出问题,接着大胆让学生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教师一边看学生做,一边适当指导,学生做得很成功。同时我抛出了如何对书上这个实验的改进的问题,学生讨论激烈,通过探究得出正确认识。通过这个实验很自然地引出单质碳在高温条件具有还原性,可以作为(冶金等工业)还原剂。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五、强化实验演示教学,引领学生自主实验
课堂上我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化学实验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在课堂 教学中, 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 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我都尽量的演示, 有时还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实验, 结合教材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索,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索性实验活动,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增进对化学的情感理解学科的本质。教学中, 以演示实验为主,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加强和验证所学知识, 并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和方法, 以便学生在分组实验时能正确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恰当的操作, 让学生敢于操作、能大胆动手实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认真设计课堂练习,适当减轻课业负担,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 紧扣知识点, 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 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 反之, 作业铺天盖地, 搞题海战术, 而且难度较大, 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 就会让学生倦怠疲乏,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要认真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作业力求典型、适宜,低中高题比例恰当,有梯度、效度,能达到通过训练提升能力的目的。例如对《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上的作业, 前部分的达标训练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 这是基础知识, 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 后面的拓展探究,要求部分同学必须完成, 鼓励其它同学尽力去做, 不必强求, 但要求在老师讲解后能够完成。这样有弹性的作业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乐趣, 在乐中做, 做中学。
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要实行教学民主,在与学生交往时相互尊重, 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生为友, 加强情感教育, 融洽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佩服哪位教师, 就会喜欢上他的课, 因此, 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还要与生为友, 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余时间, 教师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家庭中的问题, 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团结、友爱的师生关系, 增强师生问的感情, 让学生有一种“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意识”,使师生双方
朝着一个方向奋斗。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巩固和激发他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总之,不管什么方式方法,只要实际实用有实效就行。激发主体发挥作用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作进一步探索。









上一篇:摭谈数学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历史教学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