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研 > 正文

略谈先“苦”后“甜”

核心提示: ” 略谈先“苦”后“甜谭建国 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责任心强,每节课必到。更有甚者,上课铃未响便进

略谈先“苦”后“甜”

谭建国

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责任心强,每节课必到。更有甚者,上课铃未响便进教室;早操时间学生进行晨跑,班主任陪着跑,生怕出丁点儿意外;晚睡铃响后班主任和值周教师查夜,几乎每晚必到,待学生睡安稳后老师才备课或休息,可谓矣。
就其原因,有诸多因素。比如:由于外界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教育内部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学习风气差,不求上进;缺乏进取精神,学习上不刻苦,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成绩自始至终难以大幅度的提高。难怪目前流行一句话: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又如,由于社会上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电视、网络等媒体大肆进行暴力、色情的传播: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的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学生起点不一致、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动力不足,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学习兴趣,得过且过,读书最终为混得文凭一张,以便外出打工。凡此种种,着实让人揪心,发人深醒。那我们怎样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呢?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如愉快教学、情景教学、尝试某种教学等。我认为我们可以灵活的利用教学方法,寓教于玩,寓教于乐,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我们教师苦,学生乐。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四有人才。而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为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苦,学生不乐,正如本文开头和现象一样:满堂灌的情况时有出现,学生依然被当作吸收知识的容器,其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成天跟着学生转,时时提防,恐有闪失,但问题仍层出不穷。不苦也苦,不累也累。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谈何容易?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还是认为我们教师,做到教、学统一,苦、乐结合。教师先苦,学生后乐 ,让我们的学生在“苦”中乐学。 那么,教师的苦的关键何在?
就教师而言,首先,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具体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勇于探索,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以良好的师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立足本职,以教学为中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次,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技巧外,还要有苦心。即注意平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切实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求使他们懂得,而且是尽可能多得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及生存的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教学思想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将来设计,为学生的一生设计,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从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要苦练内功。教书育人,从根本上说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青年一代的思想品德,塑造其精神面貌。对于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不纯粹的为教而教。因此,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除了应具备有基本的备课、讲课、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等教学能力外,还必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如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对学生不良心理进行正确的分析,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及时矫治学生心理疾病等等。另外,要苦管理,苦方法。苦管理,不是要成天围绕学生转,而是要善于根据多元智慧理论,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智能,构建富有创意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智慧获得充分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多元智慧理论,培养学生的自制、自主、自立能力,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并持之以恒、一如既往。要善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等难处,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要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真正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让学生勤于动脑,乐于实践,乐于汲取,学得轻松。这样,苦中有乐,苦尽甜来,苦也不苦了。

如果教师不苦,也就是说教师不乐于教书,无敬业精神,不去提高业务能力,即使学生再认真、努力,恐怕也无济于事。我们教师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 ,应改变为教而教的观念。应该学习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必要的、足够的自由的时间,不用老师去灌输,自然会获取无限的知识。教是为了不教,让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即教师和学生都不苦,最终体现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乃教学的必然归宿。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找准存在的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正确地解决和处理问题。只有教师先苦了,学生才会加倍努力,刻苦;教师先苦,方式方法活了,学生才会不苦,才乐学;学生乐学了,入门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该怎样去干,教师教起来、管理起来才轻松,才会不苦。否则,必然是误入歧途,治标不治本,导致本文开篇所述现象:有效无效,责任尽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乍一看,教师的确苦了,实际上将上课当任务,交差了事,为教而教。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苦,但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苦而无果



上一篇:小学古诗教学摭谈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