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研 > 正文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做法

核心提示: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做法梁 毅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技巧,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能反映学生掌握当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做法

梁 毅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技巧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能反映学生掌握当堂知识的情况, 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课堂活跃诊断学生遇到的障碍, 而进行个别指导, 以解决学生的凝难。因此, 提问是否得法, 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提问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

“问题”是思维之源,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是引导学生探求问题本源, 打开新思路的关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起始于问题……产生思维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所以必须创设问题产生的环境。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 低年级学生大多数敢说、敢问, 而到高年级学生似乎变得羞涩了, 沉默寡言。他们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 大致有这样的情形, 一是怕回答错误, 引得同学嘲笑。二是回答错误怕老师对其有不好的印象。那怎样能让学生无顾虑, 大胆答首先要创设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师, 要让学生知道课堂是可以尽情发挥的, 即使错误也是认识的偏差, 站起来回答就是优秀的。这样学生愿意答问, 激发了学生思维。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向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时, 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 对学生, 作的每一次回答或提的每一个问题, 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 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 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变得敢说敢问,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环境, 积极打造生态课堂。

二、变换方式提问, 让学生想说能说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 通常是老师问, 学生答, 而且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语气。课堂上往往出现沉寂与冷漠的情形, 学生答不上, 老师有时也被弄得很尴尬, 影响课堂气氛。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情形就完全改变了, 比如谁来帮老师设计一个问题, 让大家来回答, 几乎没人应允。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时, 一种请求或商量的语气说, 你帮帮老师, 可以吗? 这样, 学生就会很乐意地回答。一次, 我在教学《社戏》一文时, 就提问:“同学们, 为什么文中的认为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这时, 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都不说话了, 也不敢举子。见此情景, 我灵机一动, 改口说:“老师都有很多话想说, 你能帮帮老师吗? 你能代老师说说吗?”学生回答也自如 , 也能说到点上我也感惑到欣慰

三、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充分思考

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活普遍存在“疑问”或“问题”。问题是认识的不可分割的特征, 它反映了认识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思维由“问题”产生, 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课堂提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 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 从而获得知识。反之, 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 所提问题恰是重点、难点; 同时, 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 紧扣主题, 以点带面, 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在教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弄明白“神圣”的意思是什么,然后交流“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自渎课文,解决生字词。接着我们针对“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服从总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做到适时适度, 灵活多样。另外老师提问后, 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 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如果刚提出问题 , 就让学生回答, 学生由于没有认真思考, 必然匆忙回答, 势必影响答案的准确性,而且会使学生养成轻率回答问题的习惯, 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好课是问出来的, 我们应该揣摩提问的技巧, 精心设计每个问题, 问出质量, 问出品位!

四、引领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问

让学生自我质疑, 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 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要发现问题,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 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 学生感到无疑可设, 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 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 结合示范, 介绍一些探索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逐步学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表面平淡无奇, 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既深且广, 可能使学生疑窦丛生, 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 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 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 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要学会表述问题。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 求得问题的解决, 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达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 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达得当, 语言规范。

、提问形式多种多样,注重思维习惯培养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 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要提的问题。这些问题,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 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 应联系紧密, 由浅入深, 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 体会个中妙处, 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 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应问, 太艰深的不适问, 难度较大的可分层次问。总之, 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确定。应采用多种的形式提问, 这样既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同时亦可锻炼学生培养多种的思维习惯。抓住学生的爱好提问,引领学生“登堂入室”。俗话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 只要提到与自己爱好兴趣相投的话, 就愿意说, 并且想说。所以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聪明的火花。没有爱好的指引和铺垫, 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产生厌学心理, 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善于捕捉到学生的爱好之处, 从而提问, 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是师生间信息的相互交流。强化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 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上一篇:浅谈生本教学的一些做法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