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研 > 正文

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益

核心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益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 陈明娟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才能和实践才能的新的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才能,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巧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自己的教学能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一、构建稳定平台,激发内在动力
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建立稳定平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标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 70%, 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 学生得渴望学习, 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 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即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要搞好信息技术课教学, 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用积极情感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创造性地去工作, 把学生从学习生活的“殖民化”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激活学生内在的动力, 这种内在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有热情,我们就能实现课堂高效。
二、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学习效果
“以人为本,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原则就是学生活动性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 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 收到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计算机实践性非常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发展特点的学科来说, 是非常实用的。算机教学过程中引用“任务驱动”, 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 " 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 口识 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逐步形成一种感知互动的良性循环,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释疑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老师要高度重视和引导问题设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肯定他们感兴趣的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长,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牵涉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聚和应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显现横向的、相互交错的状况。例如:在“网页的制造”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若不安排给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往往表现的是虽然报有极大的兴趣,但却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结果几节课下来,学生们几乎没有完全的作品产生。所以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研究、操作的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另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给学生课前预备的作业,即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制造一个主题网页,并在纸上画出来,这样在上网页制造课时,学生就不会"打无预备这战",盲目地去制造了,而且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必定要应用各种途径去查找材料,如上网等等。还要考虑栏目标题设置和版块规划问题,考虑网站的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考虑网站的链接结构等等。学生在预备过程中,就在搜索信息、组织信息、美工设计等方面得到了锻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学生尝试、探索的实践过程。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以问题为中心”, 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 朝着“每一个作品”前进。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观念指导实践, 思路决定出路”, 学生在接受每一项知识内容时, 都应充分遵循“先发散而后集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天马行空”, 也必须引导学生“各个击破”, 循序渐进, 最终让学生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完善我们的“每一个作品”。
四、突出自主学习,学会借“手“借” “脑”
信息技巧课学习重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接近是接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实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感情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和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系统。所以在信息技巧课教学中,应多安排一些合适学生自主制造、设计,学习内容重点讲授事实性的及基本操作方面的内容,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由基本操作延长出来的提升的操作才能,可由学生自己地探索发现。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每节课尽可能的少安排时间用于老师讲授理论课。老师在讲授新课时,也应握课本知识外,肯定会再所难免的遇到新的、超出课本知识以外的难题,所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搜集材料、信息,应用信息。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的用教学中,教会学生用"帮助"。我们知道,几乎所有成功的软件都会设有"帮助"功能,在"帮助"功能中有详细的有关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操作指南及疑难解答等,学生在基本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几乎都可在"帮助"中得到解答。 另外在"帮助"功能中,还可通过输入关键字,应用"搜索"命令来快速查找到相关的内容等。学生学会了如何应用"帮助"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那么他们的才能发挥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书本了。
五、重视师生互动,强化沟通协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改变旧观念, 使以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 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互相交流、充分互动, 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 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学生解决。“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建立良好关系,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使师生、生生关系更为融洽。在信息技术课中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如信息的搜集、功能的实现、颜色的搭配等,这都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标,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如何沟通和协作,如彼此尊敬、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法方法等。
总之,在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有意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积极互动,合理沟通,强化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好学习、学习好”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课堂生动起来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