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财经图库 > 正文

出租车罢运:翻版的纽约往事

核心提示: 传统出租车罢运遇到新问题据媒体报道,在专车软件与高居不下的“份子钱”造成的双重压力下,多地出租车司机开始了抗议和罢运。13日,中国多


传统出租车罢运遇到新问题

据媒体报道,在专车软件与高居不下的“份子钱”造成的双重压力下,多地出租车司机开始了抗议和罢运。13日,中国多座省会城市如沈阳、济南、南京等再现出租车罢运,部分出租车司机集体停运,提出出租车公司降低车辆租金、增加起步价两元、实行全天双计费等要求,令本已沸沸扬扬的“专车之争”再度升温。

实际上,在过去很多年中,出租车行业经常出现罢运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合肥、重庆、三亚、甘肃、成都、南京、莆田、浙江乐清、江苏盐城等多地均发生过出租车罢运事件,这些司机主要诉求是降低租车公司租金,打击“黑车”太多,要求涨价等。

不过和历史上的多次罢运不同,此次全国多地爆发的罢运遇到了新问题,即用手机软件预定专车的服务已经超越了“份子钱”、“黑车”的冲击。司机的罢运不但要对抗制度上的管制,还要对抗新技术的冲击,后者的冲击甚至超过了前者。

我们如果从海外放开出租车行业管制的历史来看,出租车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受到制度的影响和新技术的冲击,以出租车诞生地的纽约尤为典型。

纽约罢运史从二战前就开始

实际上,出租车罢运并不局限于我国,从历史上看也不是孤立现象。以出租车诞生地美国纽约为例,其管制与市场的争夺就从未停止过。

全球第一个使用计程表的出租车出现在1907的纽约市街头,至今已超过100年。30年代的哈斯法(Haas Act)将纽约发放出租车证章的限额固定在13595个,这个数字至今几乎没有变化。而从美国左翼戏剧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奥德茨的成名作《等待莱弗蒂》取材于1934年纽约市出租汽车司机罢工事件可以知道,出租车罢运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

出于各种理由和利益的博弈,纽约的出租车牌照管制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存在,直到50年代的“新技术”普及,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打破。

“新技术”总是在冲击牌照管制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出租车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纽约开始出现了“社区车”,这些车只接受电话等方式预约,而不像普通出租车一样沿途拉客,这种模式现在也称作“约租车”。

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电话叫车服务并没有从事“招手可停”的出租车服务,因此不能看作是破坏了出租车牌照的特许制度,也不能被定义为非法。

毫无疑问,这种电话约车服务遭到了纽约出租车行业的强烈反对,不过拥有牌照的出租车行业也立刻学到了这一新技术,并且仿效这些社区车提供电话预约服务。

在当年的纽约街头,经常看到亮着“预约中”的出租车甩客的现象,这和打车软件流行后我国的出租车市场有着惊人的相似。

30年后这种电话预约服务壮大,80年代纽约市议会规定普通出租车车身为黄色,不得提供预约服务,而提供预约服务的社区车为黑色,要遵循质量管制,包括购买保险、保障乘客安全等,二者不能交叉运营。

出租车模式“多轨制”可能是长期现象

和上世纪50年代纽约出现电话约租车一样,目前通过手机APP软件预定专车的方式加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者,但对行业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只是增加了多种租车模式。实际上,在Uber等新兴专车服务进入纽约后,普通出租车、约租车、网络专车服务就处于共存状态。

总体来看,出租车的服务模式有三种:巡游模式、站点候客、预约模式。目前的出租车牌照管制实际上只是针对前两者,对第三种预约模式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并无约束。

这意味着出租车牌照管制即使出于种种利益博弈难以取消,但如果我们以增量改革的角度来看,哪怕是网络专车抢走了预约模式的所有服务,传统出租车也依然占有传统的巡游和站点候客模式的市场。通过司机的自由职业选择、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变化,多种租车模式可以共存,达到比较优化的效果。

在这种逻辑下,传统出租车没有理由抗议专车抢走了预约市场,因为网络专车可以用同样理由抗议传统出租车超越了自身的巡游和站点候客市场。

结语:和以往多次出租车罢运不同,这次罢运的师傅们不但面临管制的痛苦,还面临着新技术的竞争。而从纽约的经验来看,新技术的竞争始终存在,即便牌照管制难以取消,多种租车模式的共存也将极大的优化资源的配置。



上一篇: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学校多空壳 希望小学变垃圾站
下一篇:国企海外投资为何频频遇险?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

关注我们

卓越传媒服务号

全面专业推介教育、财经、书画、旅游方面的专家达人、信息和产品介绍。

卓越传媒95

全面专业推介教育、财经、书画、旅游方面的专家达人、信息和产品介绍。

投资热地订阅号

全面系统推介投资项目、投资企业和招商企业。

投资热地

全面系统推介投资项目、投资企业和招商企业。

中国财经报道全媒体

经济社会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