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艺术 > 正文

俄罗斯民族特性造就的俄罗斯民族性音乐

核心提示: 俄罗斯民族特性造就的俄罗斯民族性音乐摘 要 民族性,是触及文化交流的至关重要一点,无论涉及任何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切磋,都离不开对民族

俄罗斯民族特性造就的俄罗斯民族性音乐
——以鲍罗丁《在中亚西亚大草原上》为例

摘 要 民族性,是触及文化交流的至关重要一点,无论涉及任何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切磋,都离不开对民族性的深入剖析与解读,音乐文化更是非常直观的展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从俄罗斯音乐的文化风格进行探索,以鲍罗丁的一首简短的交响乐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作为切入点,将俄罗斯音乐中的民间来源性和晚期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深入解读,更是从中吸取民族性对于俄罗斯音乐创作至关重要的推动性的养分,对当今音乐创作中所缺失的民族性进行强调。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民族特性 鲍罗丁

一、俄罗斯音乐风格概述

俄罗斯的领土横跨欧亚大陆,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文化兼容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外貌像西方人的俄罗斯人,大多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也同时强调东方文化对其国家的影响性,在有着西方人民豪放,乐观的气质的同时,也兼具东方人民谦虚,温和的性格特征。俄罗斯的音乐文化也具备了东西方音乐的融合性,俄罗斯幅员辽阔,疆域宽广,位于靠近北极的寒冷地带,常年冰霜风雪,造就了俄罗斯人民面临苦难的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在宗教信仰方面,俄罗斯人民深受东正教的影响,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刻,坚信自己民族与宗教的力量,奋勇拼搏,抵抗外敌。东正教主张温和,包容的人性法则,所以在十字架的庇佑下,人们互相帮助,解救困顿的受难者,接待陌生人的留宿等。这与中国的中庸和平的民族性格实质上有相似之处。正是这种东西兼容的格局形式,造就了俄罗斯音乐独特的民族性风格,使得俄罗斯风格音乐至今在世界乐坛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俄罗斯音乐总是具有真挚,朴实,浑厚而且刚毅的特点,给人一种空洞,悲伤但却隐忍而又坚强的感觉。这就是俄罗斯民族气质所带来的,最直观体现在音乐之上的特性。

二、俄罗斯音乐作品中对民族音乐元素的展现

(一)鲍罗丁的生平

鲍罗丁在1833年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1887年卒于此地。他是一位亲王的私生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在艺术上也受到许多熏陶,自由学习大提琴和长笛等乐器,对音乐有着强烈兴趣和追求。他的音乐创作活动是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二十几岁的鲍罗丁本在医学化学方面已经有所成就,但他却不甘于做一位木讷死板的医生,他渴望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用所有业余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音乐爱好,乐此不疲,他自称自己是“星期天音乐家”。

他是具有独创思想的音乐家,在他为数不多的音乐作品中,却涉及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重奏音乐等多方位元素,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临终仍为完成的歌剧《伊戈尔王》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作品。而极具民族特性的代表作便是这首具有东西方音乐融合性特色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二)《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内容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作于1880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这些画上的内容和题材都是选自俄罗斯民间的一些传说或者特殊的风景。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从文学内容上来讲,这首交响音画是一个典型的"标题音乐"代表作,所谓标题音乐,就是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一目了然的预先感知其艺术内容的音乐,是具有深刻文学性质的音乐,我们可以从标题就感受到鲍罗丁这首作品浓浓的俄罗斯情怀,这种以地域为名的音乐,具有很深刻的民族性质,体现了鲍罗丁十分热爱自己国土和家乡,对俄罗斯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样,此标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画面感,想象中亚细亚大草原那广阔无垠,苍茫寂静的景象,更加能够带动性的让聆听者跟着作曲家的意图和逻辑进行音乐的欣赏。这就是标题音乐的文学性魅力。当然,根据标题来引进听众遐想,这种俄罗斯独具特色音调的塑造,我们通过文字和做作品的主题旋律的反复欣赏,就使得标题音乐的“造型性”和“表情性”都能非常好的体现。从音乐内容上来讲,作为19世纪俄罗斯音乐发展的巅峰时代,鲍罗丁在作曲中的和声语言和色彩性的运用做到了独创性的发挥,分别以俄罗斯风格和东方音乐风格作为色彩上的比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学习性价值。

三、《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赏析

“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音调。一队土著的商队伍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穿过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这是鲍罗丁在乐谱中注解的一段文字,全曲讲述的艺术性内容如此一目了然。

本曲为 A 大调,小快板,2/4 拍子。曲式结构为: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 连接+b1 +b2 +ab 对位+a5

乐曲的开头以第一小提琴奏空八度的泛音做为背景,将听众带入无边无际的草原景象中,寂寞,单调,具有浓郁的阿拉伯地域色彩。随后主题旋律由一只单簧管缓慢奏出,带着浓厚的俄罗斯风情,速度缓慢,沉稳内敛,使听众们仿佛可以联想到一支俄罗斯商队行走在广漠草原上的画面,有趣的是,之后我们可以听见大提琴和中提琴重复拨弦来模仿的骆驼脚步声,徐徐律动,极具节奏感,为音乐添加了勃勃生机,根据乐谱所示,第16小节,出现了第二主题,这是一个由英国管演奏的极具东方西域特色的旋律,如图:

我们看到,作曲家在此多用装饰音,连音和旋律级进等作曲手法,生动形象的抓住了东方西域音乐的精髓,在音乐创作技法上是别具一格的。选用圆号和单簧管作为和声背景,就使旋律显得非常悠长,缓慢,具有神秘的异域色彩。在之后的19个小节里,音乐中加入低音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圆号交相辉映,第一单簧管升高小三度,乐器不断演绎背景音乐,作为一个连接部分,为接下来的前景旋律作下了铺垫。引来第一旋律的第二次出现,如图:

当第一主题再次出现时,先后分别由木管,铜管同奏的方式循环演奏主题旋律,随后出现了力度极强的管弦全队同时演奏第一主题旋律,辉宏雄伟,让我们感受到俄罗斯强悍,坚毅的民族精神。在此之后,第一旋律和第二旋律,同时悠扬的奏出,无忧无虑,仿佛俄罗斯和东方民族商旅之间友好为伴,互帮互助的情愫,也象征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融合。以这样的旋律行进了不久后,乐器各声部不断交替着,乐队声响越奏越浅,乐曲的浓度不断降低,缓慢的结束于作品最先出现的小提琴八度泛音之中,象征着军队和商队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落日余晖之中,给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画面十分唯美,动人。

结语

优秀的音乐作品大都饱含作曲家们对祖国土地的深情与热爱,无论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还是肖邦的《波兰舞曲》,又或是强力五人集团中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无不是怀揣着对祖国的眷念与爱戴,可见对于民族性的表现,在音乐作品中是最能打动人心和引起共鸣的,我们在音乐创作中,如今更流行偏向小我主义感情色彩,而缺乏对民族性这种大爱式的咏叹和创作。民族特性是植根与文化核心处的迸发点,是可以直击灵魂的重要文化体现。

参考文献:

[1]刘莹:《鲍罗丁音乐中的地域性色彩》,[J],音乐天地,2011年第12期

[2]梁慧珊:《俄罗斯音乐发展以及民族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4年第10期

[3]杨耿:浅析十九世纪末俄罗斯民族乐派[J]北方音乐2013.(08)

[4]《鲍罗丁百度百科》




上一篇: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歌剧舞台的价值探究
下一篇:最后一页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

关注我们

卓越传媒服务号

全面专业推介教育、财经、书画、旅游方面的专家达人、信息和产品介绍。

卓越传媒95

全面专业推介教育、财经、书画、旅游方面的专家达人、信息和产品介绍。

中国财经报道全媒体

今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