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名师观点 > 正文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核心提示: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魏海霞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师们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逐渐明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魏海霞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师们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逐渐明朗起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把成长还给孩子们。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更新思想方法,与学生有序互动,演绎精彩,实现高效,是“有章可循”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师生心灵沟通,建立良好师生情感

教师坚持新的思想理念,与学生打成一片。中学生的心理、生理趋向成熟, 需要更多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有些老师不苟言笑, 满脸严肃, 板着“老师”的面孔, 让学生产生畏惧、不易接近的心理, 这就容易与学生产生“代沟”。我认为应用真情去感化学生 , 主动关心学生 , 对他们循循善诱, 这样师生之情教学内容之情, 就会充溢于教学过程中, 学生就会人、因情入境, 融情入理,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灵活, 活跃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图表法、比较法、现代多媒体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里着重说几种具体做法。一是精心设疑, 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难,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 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让他们听数学课犹如听评书, 欲罢不能。例如:讲解随机事件时, 不妨提问“我今天看到 5 米高的人。”等可能或不可能。二是动口、动手, 让学生当“老师”诱发兴趣。教学过程中, 根据章节的难易程度, 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时间, 再让几名学生上讲台当“老师”来讲解, 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几名“老师”谁讲详细、恰当, 这样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讲圆柱、圆锥的旋转和平面展开图, 让学生动手构造模型进行旋转和剪切,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是直观教学, 调动兴趣。教学知识的抽象性不仅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解决这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将难以理解的如“对折”“旋转”“平移”“函数图像”“视图”等教学知识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展现给学生, 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自学能力,让其自能学习

自学能力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是学生自学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 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 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 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 读书被动, 无自觉性。以致课堂上学生缺少解题的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 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 不肯动脑筋, 总是漫不经心, 避而不答。同时解数学题, 有时由于审题不正确, 概念不清, 忽视条件, 套用相近知识, 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 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从阅读开始, 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 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 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 并指出记忆的方法, 同时还要标符号标记。对于例题, 让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审题意, 确定最佳解题方法。迅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解题后培养学生“反思”。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 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 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命题的意图是什么? 考核我们哪些方面的概念、知识和能力? 本题有无其它解法, 众多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 把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 能否得到更有益的普遍性结论? 举一反三, 能否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这样, 学生才能有好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更上一层楼。

四、提供时空平台(机会),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知识不断更新, 新问题不断出现, 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 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 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独立思维,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掌握独立获取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 不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换角度思考, 提出的问题要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来引领他们, 让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 这样才能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同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他们就能独立的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因此独立思考是发展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需要, 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和意志品德的养成关系到今后能否成才。在培养学生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思考的对象。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思考对象, 这样才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给予适当的启发。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常常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怎样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呢? 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其体方法, 而是应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 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知道哪些条件你就有办法了? 你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到你需要的条件吗? 等等。对于那些独立思考并获成功的学生,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还有其它办法吗?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有什么规律吗? 等等。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第三,独立自由的思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 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 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 不设置思维圈套把学生的思维套入圈内。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发展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 只有考虑不同层面学 生的不同素质,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面向全体的课程理念才能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才能在主渠道上正常有效地运行。为了激发优秀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首先,我们开展了“每日一题”活动,每天安排一个学生写出该学生觉得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题,同学们自己先做,然后由该同学安排5分钟给同学们讲解,然后同学们轮流进行。其次,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三,每个学期开展数学讲座,有的放矢查漏补缺,磨尖补短,拉长学生短板。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我们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对学困生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上一篇:利用“归因理论”分析并引导学生走出由“挫败感”导致的“习得性无助”心理
下一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