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研 >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方法浅谈

核心提示: 高中语文阅读方法浅谈●杨晓波 阅读,是了解、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素养。无论是开阔视野还是消遣逸情,阅读都能使人获得充实

高中语文阅读方法浅谈

●杨晓波


阅读,是了解、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素养。无论是开阔视野还是消遣逸情,阅读都能使人获得充实、愉悦之感。阅读,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关系着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发展能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课堂教学高效,学生受益良多。笔者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种阅读方法,以飨读者。

一、基础阅读法

1、朗读(包括诵读优秀古今诗文)、默读与速读

2、精读、略读与浏览

广泛运用基础阅读法,让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做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叶圣陶语)

二、特定目标阅读法

理解性阅读理解是所有阅读活动的根本,理解读物的意义和特征是理解性阅读的核心。理解性阅读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

审美性阅读阅读文学作品是使学生获得体验审美的主要途径。体验审美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不二法门。其主要活动如下:

1、感受和想象 感受就是读者在头脑中再现文学作品所描摩的具体表象(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若干个别的静态表象组合或连接为一个复合的、连续的动态表象或整体形象。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读者感受、再现和创新文学作品形象的必经之路。读者务必通过感受和想象,把作者的“心象”转换成自己的“脑图”,以便更精细地理解和体验文学语言所塑造的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情理美。

2、联想与汇兑 眼前的读物往往会触发读者联想起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读者就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已有知识、亲历体验带进了阅读。读物只有触发了读者的联想,才真正具有了从读物中汇兑出用语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现金支票。

3、深识与领悟 深识与感悟的对象,既有读物所提供的内容,也有内容赖以存现的语言形式的特点和规律。理解虽然是对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但在审美阅读过程中,这种理解既有理性的品格,又被情感所浸润,是蘸满了情感汁液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体验。

4、反思与回味 阅读理解和接受具有一种延时效应。这种延时效应,经常以不可忘怀的感动和理喻留存在读者的长时记忆当中。文学经典作品更不是一次性阅读就能结束,随着读者年龄、知识和阅历增长,它们给予读者的启示往往是常读常新的。因此,在审美阅读教学中,给学生留有的反思与回味的时空就十分必要了。

探究性阅读 与理解性阅读不同的是,探究性阅读的重点已经从理解读物转移到关注读者自身,即关注读者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过程和方法上来。探究性阅读的主要方法如下:

1、确立探究性阅读课题 一是探究自然现象或问题,二是研究社会现象或问题,三是研究自我,即了解自我的能力、性向、人格特质和潜能,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性、自我生涯设计与发展理念、自省与自律习惯、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探究性阅读课题的呈现形式,大致有专题研究、项目设计、社会调查、参观和访问等。

2、搜集和处理信息在课题确立之后,制订一份读书计划,搜集阅读资料,创立和充实信息条件。信息条件指的是研究课题所需要的各类相关信息,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信息源头。校内指学校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料,如图书室、阅览室、学校局域网;校外信息主要指各类图书馆、信息中心、研究所、公共网络、以及访问与课题相关的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等。

3、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根据阅读计划,开展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活动。不同性质的读物需要应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一边阅读,一边动手标出各种符号、注出各种标记;编出卡片和卡片群;写出读书笔记、札记等。

4、展示探究性阅读成果探究性阅读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探究性阅读告一段落后,根据原来制订的课题计划,写出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参观访问记、项目论证报告等书面材料;组织读书报告会、产品发布会、研究成果展示等相关活动;总结和传播探究性阅读成果,听取有关方面的评议了。

三、文体阅读法

文体阅读法涉及到文本的类型和文本元素,文本类型从大体上说,分别为实用文章与文学作品两个大类。阅读实用文章,主要是追求读物内容和意义的准确深刻。阅读文学作品,则主要是为了体验审美。两大类别统领的各种文体的具体元素,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知,此处不赘。但新版课标提出的各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已经增加了不少新鲜知识。

实用文章的阅读 比如第四学段提出的“理清思路”,要求教师具备“说明什么是思路,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联系与区别,理清思路的步骤与操作,如何表述作者思路”等新知识和新技能。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什么是“科学思想方法,实用科技文章中有哪些主要的科学思想方法,怎样从文章中提取科学思想方法”等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再如什么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如何从这样的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据此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些问题也必然会给语文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新挑战。

文学作品的阅读 诗歌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方式”等都会陆续出现在阅读课程与教学内容当中。陈旧的“小说三要素”,已经难以驾驭当代小说的解读。用“形散神不散”更难以框定优美散文的阅读。而在剧本阅读中引进对话理论恐怕也将是指日可待的趋势了。

新课标最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已经把语文教师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把语文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这一有关语文课程与教学全局的大事,明确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上一篇:爱的呼唤
下一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