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素质教育 > 正文

广元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核心提示: 广元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侯兴龙 赵开新一、研究的背景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约定俗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

广元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侯兴龙 赵开新

一、研究的背景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约定俗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享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国,讲文明、尚礼仪,形成的完备的礼仪规范,不仅对东方,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一些人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逐渐淡忘传统美德和精神方面的财富,践行文明礼仪的意识逐渐在淡薄、缺失。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学生养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尤其是不知感恩,不会感恩,感恩情怀缺乏。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已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指出,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10﹞7号)中要求:“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改变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的做法。在校园内总能见到与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一些学生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推搡造成伤害;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在学校,一些中小学生言行不能礼让他人,随心所欲地追求自我的空间,不懂得尊敬老师;在家中,习惯于惟我独尊,不懂得尊敬长辈;在社会上,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文明地交往,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导致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更不知责任,性格孤僻、极端、易怒,是非辨别能力弱,漠视生命健康,缺乏上进动力,学业成绩差。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我们忽视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有关,与我们的教育长期采取权威式的说教方式,过于空泛抽象,脱离生活,不重体验有关。应该放弃滔滔不绝的道德说教,应该改变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某些道德条目,过早地以成人的行为规范约束中小学生,压抑学生天性,造成学生对道德认知反感的做法,应该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的问题。

广元市地处秦巴山区,属国家扶贫攻坚中集中连片开发的特殊困难地区;辖四县三区,人口310.22万,其中城镇人口72.19万,农村人口238.03万;年国民生产总值518.75亿元,以农业经济为主,属典型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占全市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忽视对子女的文明素养的培养。广元在经历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一场“以生命的名义”展开的大营救和“以爱的名义”展开的大援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本区的重建工作。但是,本市在重建过程中,物质家园的重建明显优于精神家园的重建,学校如何因势利导,将弥漫灾区的“大爱”“大义”固化为校园内的一种文明感恩文化还需要认真探索。广元市教育局立项课题“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正是基于上述情况,着眼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素养的要求,力求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文明教育的有效方法,构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文明教育。

(二)实践文明礼仪教育的多种途径,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的文明教育活动,并使活动序列化、系统化。

(四)构建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将文明礼仪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五)研究文明礼仪教育评价办法,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三、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立德

明礼,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养。用课题引领学校开展必要的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对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学校发展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构建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机制,切实开展文明教育活动,端正学生品行,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学校总体德育水平得到提高,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有利于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而达到这种和谐的根本就是人们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一个讲文明、懂礼仪之人,更能够与他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更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把事情办好、办成,从而促成全社会的和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课程改革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下一篇: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创造性思维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