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独家专题 > 正文

成都“最后修笔店”关门 店主:希望把手艺传承下去

核心提示: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正式诞生。但当钢笔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却是上世纪中后期以后的事。正是钢笔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正式诞生。但当钢笔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却是上世纪中后期以后的事。正是钢笔的普及,造就了钢笔修理行业的鼎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在历史中它可能只是瞬间,而在个人经历中,却可能是一个深刻的烙印,一段漫长的经历。比如修钢笔这个老行当,如今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成都水碾河南街44号,有一家名为“最后修笔店”的钢笔店,这家已有12个年头的店铺,约15平方米,店内塞满了旧桌子和老式柜台。柜台里依次放满了笔帽、笔尖、笔杆等各式钢笔配件。不过,曾经有不少顾客排着队来修钢笔的钢笔店,如今关门歇业,店主在家接单。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名为杨红英的店主,她从事修钢笔这一行当已经长达30年。

手艺嫁进钢笔家族 从师公公

今年58岁的杨红英,1984年跟着公公学会了修钢笔这门手艺后,经营修钢笔生意至今已有31年。

1982年,在成都铁路系统工作的杨红英嫁进了成都赫赫有名的“益群钢笔店”家族。因当时家里钢笔店生意红火,1984年,杨红英听从家中安排,辞掉工作回家帮忙照顾生意。“其实,我自己不是很喜欢经商。但是因为当时钢笔店生意太好,忙不过来,缺人手,只能辞职,所以这个决定也有些无奈。”

不过,真正开始跟公公学习如何修钢笔时,杨红英找到了其中的乐趣。“修钢笔简单,聪明的人站在旁边看都学得会,我学了三天就会了。把别人有问题的笔修好,心里还是觉得高兴。”杨红英笑着说道。

说起公公,杨红英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我公公是一个很有脑壳(聪明)的人,这个铺子还是靠他才搞得这么红火。”

杨红英的公公何时开始接触修钢笔,据说可以追溯到1920年。“我公公当时年龄还很小,住在江西,听他说每次路过一条街的对面,总能看见一个洋人修钢笔。”杨红英说,“公公就站在旁边看,看了几天,大致就学会了。”

曾经从早忙到晚 一天挣四五百

后来公公随家人搬到了成都,为了生计,杨红英的公公在路边摆了一个小摊子,开始修钢笔。尽管当时只是一张几尺宽的小台面,由于公公修笔的手艺好,招来了不少顾客。这样的好生意一直延续到1979年,杨红英的公公因此就在成都东大街上找了一家店铺,开始经营“益群钢笔店”。

据杨红英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家经营的修钢笔生意很红火。“当时店里加上我4个人,从早上9点开门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进店修笔的顾客都要排队。由于生意好,一天挣四五百元是常事。”

杨红英真正接手钢笔店的生意是在公公和丈夫相继离世之后,2003年,杨红英将修笔店搬到了现在的水碾河路44号,店名为“最后修笔店”,当时每月600元的租金,“前两年生意比较好,每年都要进五六千的货,一个人承担房租没有问题。但是最近这两年,每次进货都只有一两千,而且一年都卖不完所有的货,现在都还有囤货。”

衰落客流量很少 一半铺面转租

由于搬迁损失了大量客户,加上近几年钢笔专卖店推出售后服务,加剧了杨红英客流量的流失。杨红英说:“现在电脑普及,而且一次性换笔芯的笔不断出新,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到店里来修笔的,除了用惯钢笔的老年人外,基本上都是学生。”

“现在换个笔尖两三块钱,生意好的时候,才10块钱左右。有时候几天都不开张。”由于生意每况愈下,杨红英将铺面的一半转租给别人,自己增加了维修眼镜的业务。以前排长队赶来修钢笔的场面如今已不复存在,生意好的时候也仅寥寥几人。

前不久,由于担负不起房租,杨红英关掉门面暂停业务,在家接一些电话预约的单。她说:“提前打电话预约再过来修,因为龙潭寺距离有点远,要是五六块钱比较便宜的钢笔,就不要拿来修了,懒得跑。”

杨红英的女儿也会这门修钢笔的手艺,但是嫌收入太低,没有做这一行。据杨红英介绍,她曾经收过几个徒弟,都因为修钢笔这个活儿又累又脏先后离开。杨红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价格合适的铺面,将修钢笔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钢笔杨”

杨红英是地道的成都人,家中姊妹6个,她排行老四。除了她经商之外,姊妹都从事与铁路相关的工作。

由于杨红英传承公公修钢笔的手艺已有30多个年头,不管是下水不畅,还是笔尖勾纸或分叉,她用指头稍微一捏,就能知道毛病所在,并很快就把笔修好,她因此被街坊邻里尊称为“钢笔杨”。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外交官朱敏才:能爬起来就在贵州干下去

0

本网有的文章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交流,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困惑,请告之删除。